第四章 针锋相对(1/15)

一夜之间北地突然变得异常寒冷,从北方吹来的寒风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雪花。

地面因为寒流的关系已经冻得像铁一样硬,马蹄踩在坚硬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异常清脆。

一支马队正沿着大道而行,不多,也就两百出,队伍散得很开。

骑马的全都穿得很随意,有些一身皮甲,还有一些穿着锁链甲,他们的盔也很简陋,就像用铁圈箍在一起做成,有些盔上还安着弯而尖锐的牛角。

任何看到这对尖锐牛角的都会感到战栗,那正是蛮族的标志。

蛮族的突袭一向都是这样,他们不喜欢大队马同时行动,因为数多了会影响灵活,毕竟一千的军队肯定没有一百的军队反应快。

他们进攻一个地方,总是会把队伍拆散成一支支百规模的战队,像饿狼一样扑向目标。

因为分成小队,所以接战的时间总有先后,后面的队伍会按照战局的变化,自已寻找切的方向。所以蛮族打仗根本没有固定的战阵可言,也就没有特定的应对方法。除了建造许多要塞和城堡,用坚固的城墙阻挡他们的进攻,就只有术赤兀鲁思的轻骑兵团是他们克星。

这支马队只能算中等规模,但是整支队伍却拉开有一公里长,因为前面的马和后面的马相隔着七、八的距离。

突然,最前面的战马同时倒在地上,战马痛苦的嘶鸣掩没了马蹄声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,大道上多了一根根挂着血珠的纤细铁丝,对于狂奔的战马来说,它们就如同锋利的刀刃。

当初塞斯蒂安的军队遭遇过同样的伏击、同样的陷井阵,这让塞斯蒂安的军队损失惨重,但是这一次的效果差得多,只有最前面的二十几个从马上摔了下来,后面的全都及时勒住战马。

那些蛮族骑兵的反应很快,他们没有一点犹豫,立刻从战马上跳下来,他们的战马也训练有素,飞快地朝着战边逃去。

还没等他们做好准备,路旁就冒出来一排排影,随之而来的是如急雨一般的箭矢。

这些箭矢的速度很快,发它们的不是弓,而是特制的重弩,需要用绞盘才能崩紧的重弩,箭矢也是特制,两尺长,拇指粗细,一出去立刻散开变成数十支麦杆粗细的寸长小矢。

虽然细小,但是这些小箭矢的分量不轻,是用硬木所制,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长度,顶端尖锐如针,尾上没有箭羽,只是被削扁了,以便保持平衡。

弓弦声、箭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