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暗潮涌动(3/6)
再打压黎兆平,而黎兆平也一再越级上告。两的关系越来越紧张。那位副台长在位的时候,黎兆平有
撑腰,
子还算过得去。不想那位副台长到龄退休,张承明却升任副台长,终于抓住了报仇的机会,对黎兆平的打压,变本加厉。黎兆平丝毫不肯让步,好几次指着张承明的鼻子骂,如果我是台长,你连给我倒洗脚水都不配。
这事倒也成就了黎兆平,他知道在电视台的官场,没有自己立足之处,便开始将目光投向电视台之外。中国男都有士大夫
结,学而优则仕
骨髓,如果不是走不通官场,大概没几个
愿意去经商。黎兆平仕途无望,只好反其道而行,
脆搞起了商业,替自己赚钱。那正是八十年代中期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,既不需要资金又不需要经营场所甚至连营业注册都不要,只要你手里有商品,就能够赚到钱。黎兆平便是如此,找
批条子,这些条子一转手就是钱。拿着赚来的钱,他去搞好上层关系,这些关系,不仅给他更广阔的赚钱空间,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新闻来源。于是,他大把赚钱的同时,还一再上好新闻。张承明虽然知道他在外面赚钱,一年时间里,来到办公室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个月,却也无可奈何,因为电视台一年获得的十条好新闻奖中,有八条是他的。
最让称道的是黎兆平和张承明间的斗法。当年,整个省电视台只有四台汽车,一台伏尔加,一台北京吉普,另外两台轻便箱式客货两用车,连台长都没有自己的专车,张承明作为副台长,经常可以坐上箱式两用车,已经蛮神气了。谁知黎兆平做生意三个月,开回了一台桑塔纳。黎兆平将车开进电视台,立即成了轰动新闻。此事惹恼了张承明,他作出一项规定,电视台院子里,除了公家的汽车,职工只能停自行车,任何私
机动车如若停放,便作放气处理。规定贴出不到两个小时,黎兆平的桑塔纳四个
子被放空了。
黎兆平也真够绝的,当天下午,将整个雍州各商场的自行车全部买下,要求他们在当天晚上送到电视台。第二天一早,职工们来上班的时候,发现院子里停满了自行车,只好将自行车停在大门,不仅电视台的通道被占,门外的公路也被占了,造成了
通大阻塞。领导们一打听,才知道那些自行车是黎兆平的,却找不到他的
。台里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,张承明主张将黎兆平的车全部扔出去,可有一位台领导说,这些车全都是新的,现在外面偷车贼遍地都是,如果扔出去,被偷了,台里就得负责,这个责任谁负得起?可是,不这样,问题怎么解决?
警大队在外面现场办公呢,要求电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